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发布日期:2024-03-04 21:15:35   来源:金水苑幼儿园-唐玲   

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

1、立规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我们的家长千万不要以我们的孩子还小,以后等他懂事了再来立规矩做借口,应该知道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懂事的早,他们对大人的行为早就心知肚明。

 2、方法对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培养三岁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比如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家长在第一次见到的亲朋好友面前这样当面说孩子:“我的孩子胆子特别小,见了人也不喜欢叫……”试想一下,在家长这样的方法引导和熏陶下,你的孩子会有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吗?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进步的方向,把你对孩子的希望婉转的在你的语言、行动中体现出来。

 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

曾听过这样一件小学生的事,常有家长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寒暑假里不能坚持每天做作业而懊恼,一个小学老师在介绍自己的育儿经验时这样说:“我是这样做的,每天,不管是什么原因,比如去走亲戚,我会要求他把作业带去,有空就做,出去玩哪怕回来再晚都要把作业做好、或者第二天早上补好。渐渐的,这种习惯很自然的就养成了。”这样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成效,正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

 4、教者要求一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父母、祖辈及家中的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文明礼仪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

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要孩子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父母和家人。要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如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习惯的。 

总之,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只要我们针对幼儿的心理,让他们乐中有学,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关信息